第四天,坐計程車去鳥巢拍照。
夫君因為曾經在設計鳥巢的瑞士建築師的其它國家分部事務所實習過,所以覺得一定要親眼來看一看現場的結構和感覺~
在附近不遠處,有一整排設計得很具象的大廈,長得像龍的形狀~
(太具象,有時是一種俗。)
原本在還沒有來中國之前,我們對它有著很多很多的期待和幻想,現在有一點點覺醒,覺醒的原因都不是沿路風景的問題,而是人,人的行為和文化,讓我們有太多不解和不安。不過呢,北京的行程快結束了,後天的行程會是上海,還是有很多期待啊~
在飯店的電視裡面,可以看到好久以前的演員劉德凱,有點老了,坐著在演講,台下好多粉絲好熱情的感覺~當時(前幾年)電視廣告還有一點點俗俗的感覺。最近,我們看中國的網路的電視廣告,土氣已經全都消失了。
第四天的下午,博士導遊又安排了一些各行業朋友,
又約在上次那間水臭臭有腐屍味的咖啡廳聊天~
有文化事業、基金管理人、最後一個不太曉得主要是幹嘛的,
他自稱是做建築節能(鬼才知真假?)我簡稱他為“丁”
這幾個都是台灣人,來大陸發展和工作多年了。
裡面只有一位軍人是在地人~
博士導遊說,中國黨政軍,主導一切~
所以軍人的地位很高(感覺上私下都做很多事業)
傍晚,一位新朋友帶我們去參觀一些新的建築群,它叫北京MOMA萬國城,那是一個新蓋好的社區,許多地方還在施工中,外型非常的新奇,像是實驗住宅區~至於,住在裡面到底舒不舒服就不知道了,就看誰當白老鼠做實驗花錢住進去了。
起碼那時是看到周邊許多東西都還沒弄好~
自稱做建築節能的丁男,在我們參觀建築的時後也跟著我們,丁男明明是博士導遊的朋友,可是一直跟我們在講博士導遊的壞話,前面人在走,丁男一直在後面扯後腿。丁男還和夫君說,他自己還有在編有關某某書的出版,可以邀請夫君加入為編委。
……。此行我已經不曉得該相信誰了。
這種自己人不信自己人的現象,大概是華人文化~
我們到現在一樣也是看到華人在世界上工作產生的這種現象~
(像在歐洲公司在中國設立分公司,也都有雇用中國工程師員工,
中國員工一樣有能力做好事情, 但在中國卻不被中國客戶採用,中國業主都會說“我們要原裝進口的舶來品,我們要外國的設計師來設計,不要中國的。”
因為,既然會找外國的公司來做,就是擺明不想裡面參雜任何中國製~
於是團隊裡面一定都會放幾個外國人~
中國人很可憐,彼此眼睜睜看著自己不能做設計的事情,他們只能把外國公司負責引進來,然後只能做苦差事,自己因為斯德哥爾摩症,即便自己已經在外國的公司做那麼多事,也不敢像外國人一樣要求自己的權力。他們只能被利用語言的優勢,但專業上的優勢較難被重視。)
晚上,博士導遊又介紹了兩名在北京當地的兩兄弟一起吃飯,約在某家餐廳,丁男和中國軍人感覺上是順便一起來吃的。因為塞車,北京兩兄弟很晚才到,博士導遊居然也沒有想辦法多點幾道菜,竟然就讓他們吃剩菜剩飯!
飯後,北京兩兄弟帶我們去他的家參觀,他們家像是茶館書房,住在傳統的房屋---四合院---巷弄胡同【註】老宅裡,我們覺得這樣保有傳統很棒,喝茶的感覺也很講究,大概是去過這所有的地方最喜歡的。雖然後來再也沒有聯絡了,記得最後我們應該有給對方良好的印象^^。
因為兩兄弟在告別前有向我們特別迎面致意 ^^。
剩下在北京的最後一天,我們終於可以放鬆好好參觀藝術區和園區,沒有飯局了。
(待續)
【註】胡同wikipedia:
北京的胡同反映了北京的四合院建築特色和北京的民風民俗,被認為是北京市井文化的代表和載體,蘊含著豐富的歷史和文化。
夫君因為曾經在設計鳥巢的瑞士建築師的其它國家分部事務所實習過,所以覺得一定要親眼來看一看現場的結構和感覺~
在附近不遠處,有一整排設計得很具象的大廈,長得像龍的形狀~
(太具象,有時是一種俗。)
原本在還沒有來中國之前,我們對它有著很多很多的期待和幻想,現在有一點點覺醒,覺醒的原因都不是沿路風景的問題,而是人,人的行為和文化,讓我們有太多不解和不安。不過呢,北京的行程快結束了,後天的行程會是上海,還是有很多期待啊~
在飯店的電視裡面,可以看到好久以前的演員劉德凱,有點老了,坐著在演講,台下好多粉絲好熱情的感覺~當時(前幾年)電視廣告還有一點點俗俗的感覺。最近,我們看中國的網路的電視廣告,土氣已經全都消失了。
第四天的下午,博士導遊又安排了一些各行業朋友,
又約在上次那間水臭臭有腐屍味的咖啡廳聊天~
有文化事業、基金管理人、最後一個不太曉得主要是幹嘛的,
他自稱是做建築節能(鬼才知真假?)我簡稱他為“丁”
這幾個都是台灣人,來大陸發展和工作多年了。
裡面只有一位軍人是在地人~
博士導遊說,中國黨政軍,主導一切~
所以軍人的地位很高(感覺上私下都做很多事業)
傍晚,一位新朋友帶我們去參觀一些新的建築群,它叫北京MOMA萬國城,那是一個新蓋好的社區,許多地方還在施工中,外型非常的新奇,像是實驗住宅區~至於,住在裡面到底舒不舒服就不知道了,就看誰當白老鼠做實驗花錢住進去了。
起碼那時是看到周邊許多東西都還沒弄好~
自稱做建築節能的丁男,在我們參觀建築的時後也跟著我們,丁男明明是博士導遊的朋友,可是一直跟我們在講博士導遊的壞話,前面人在走,丁男一直在後面扯後腿。丁男還和夫君說,他自己還有在編有關某某書的出版,可以邀請夫君加入為編委。
……。此行我已經不曉得該相信誰了。
這種自己人不信自己人的現象,大概是華人文化~
我們到現在一樣也是看到華人在世界上工作產生的這種現象~
(像在歐洲公司在中國設立分公司,也都有雇用中國工程師員工,
中國員工一樣有能力做好事情, 但在中國卻不被中國客戶採用,中國業主都會說“我們要原裝進口的舶來品,我們要外國的設計師來設計,不要中國的。”
因為,既然會找外國的公司來做,就是擺明不想裡面參雜任何中國製~
於是團隊裡面一定都會放幾個外國人~
中國人很可憐,彼此眼睜睜看著自己不能做設計的事情,他們只能把外國公司負責引進來,然後只能做苦差事,自己因為斯德哥爾摩症,即便自己已經在外國的公司做那麼多事,也不敢像外國人一樣要求自己的權力。他們只能被利用語言的優勢,但專業上的優勢較難被重視。)
晚上,博士導遊又介紹了兩名在北京當地的兩兄弟一起吃飯,約在某家餐廳,丁男和中國軍人感覺上是順便一起來吃的。因為塞車,北京兩兄弟很晚才到,博士導遊居然也沒有想辦法多點幾道菜,竟然就讓他們吃剩菜剩飯!
飯後,北京兩兄弟帶我們去他的家參觀,他們家像是茶館書房,住在傳統的房屋---四合院---巷弄胡同【註】老宅裡,我們覺得這樣保有傳統很棒,喝茶的感覺也很講究,大概是去過這所有的地方最喜歡的。雖然後來再也沒有聯絡了,記得最後我們應該有給對方良好的印象^^。
因為兩兄弟在告別前有向我們特別迎面致意 ^^。
剩下在北京的最後一天,我們終於可以放鬆好好參觀藝術區和園區,沒有飯局了。
(待續)
【註】胡同wikipedia:
北京的胡同反映了北京的四合院建築特色和北京的民風民俗,被認為是北京市井文化的代表和載體,蘊含著豐富的歷史和文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